黃金的走強背后,是美元的不斷走弱,以及基本金屬、原油等大宗商品的漲勢放緩。
黃金在2020年收于1895美元/盎司,也錄得了過去十年最好的年度走勢,且距離歷史最高點也僅差一個百分點。2021年,黃金是否有更大的舞臺?
2021年1月4日,新年第一個交易日的亞盤時間,貴金屬漲聲一片,現貨黃金升破1925美元/盎司,續刷11月9日以來高位。NYMEX鉑金期貨漲2.6%,站上1100美元/盎司。現貨白銀漲勢不止,早盤已漲超3%,觸及27.20美元/盎司。
市場投資人士已取得共識,由于美聯儲現在處于“極端寬松”模式,僅2020年一年就印制了超3萬億美元貨幣,市場流動性泛濫導致的美元貶值、商品價格上漲將會肯定出現。
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以及即將于不久后擔任美財長的美聯儲前主席耶倫前不久紛紛表示,負利率在美國不是不要能,或是遲早的事。這就為美元購買力再度下降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間。與此同時,美元全球儲備貨幣地位也正在減弱。事實上,全球儲備貨幣的頭把交椅從未停留在一種貨幣身上。
新年第一天,美元兌一攬子貨幣都出現下跌。美元兌韓元跌至2018年6月以來低位的1080.80。馬來西亞林吉特兌美元站上4.00關口,為2018年6月以來首次。
Wind數據顯示,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一度升破6.45關口,日內漲超570點。
相比于貴金屬,基本金屬以及原油的漲幅相對較小。甚至有權威國際投資機構給出了看空意見。
據騰訊網報道,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認為,基本金屬下個季度可能面臨調整,主因在于:
第一、基本金屬本季度累積漲幅巨大,不少價格已經超漲,此可能觸發生產商增加供應。如果市場沒有重大短缺或庫存大幅減少下,難以支持基本金屬目前價格。
第二、中國多個行業可能已完成補充基本金屬庫存,以未鍛軋銅和銅產品為例,進口量已連續兩個月下降,10及11月環比分別減少14%及9%。國內經濟提速反彈,但同時貨幣政策已悄然趨于平衡,以降低長期經濟因為政策寬松而可能引發的不平衡風險。
第三、發達國家收緊出行限制可能導致經濟復蘇放慢,基本金屬需求也因而減少,明年一季度庫存增加令價格承壓。
第四、不僅基本金屬,總體大宗商品的投資者最近都在重整部署,疫苗引發的漲勢告退或短期經濟挑戰也可能引發新一輪獲利了結。
但黃金、白銀貴金屬就不一樣,這兩樣商品的價格上漲并不依賴實體經濟,因此,在美元流動性泛濫的背景下,貴金屬成為了泛濫行資金的主攻方向。
相比于去年8月間黃金的一波猛烈上漲,本次還有一些明顯不同點。
第一,本次貴金屬上漲的背景雖然也是美元流動性泛濫,并走弱,但這一次,市場因為疫情產生的避險情緒,并不嚴重。更多的是出于資產的保值要求;
第二,本次貴金屬上漲之前,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出現大漲。2021年加密貨幣繼續飆升,1月3日比特幣首次突破34000美元關口。
有華爾街預言家之稱的美銀美林前首席北美經濟學家、長期市場悲觀主義者羅森博格(David Rosenberg)警示稱,美股和比特幣存在巨大泡沫,投資者需要保持警惕。與此同時,他繼續看好黃金在今年的走勢。他表示:基于一系列不同的衡量標準,美股的估值被高估的程度在20%~30%之間。。
羅森博格近日接受外媒采訪時警告投資者,股市和比特幣是巨大的泡沫。他指出,在經濟環境仍然艱難的背景下,美股和比特幣的交易如此擁擠引發了他的擔憂。羅森博格稱:“比特幣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走出一輪拋物線走勢,對任何一種證券資產來說,都是非常不正常的。”他認為,比特幣是目前市場上最大的泡沫。